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通过了一项总额超过30万美元的紧急救援计划,该计划为期两年,旨在保护和修复西非国家马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项声明表示,该救援计划将首先从马里北部饱受战火摧残的地区开始,包括加奥、基达尔和通布图等地,以及中东部的莫普提地区,需要保护的当地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知识、手工技能、口头文学、歌谣、仪式以及其他一些珍贵的传统工艺。在计划实施的第二年,将重点...
从现在起至本月底,安徽省法制办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这是我省首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 根据《条例(征求意见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与传播活动。采取助学、奖学或者职业培训补贴等方式,资助代表性传承人的学徒学习技艺;对高龄或者经济困难的代表性传承人发放生活补贴,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传...
7月1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们在向滑县秦氏绢艺第12代传人学习绢艺制作基本技艺。 王子瑞 摄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但如今掌握这门手艺的艺人已寥寥无几……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更多关注。6月26日,记者从省政府法制办获悉,为了能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规范、有效...
制茶、陶艺、织布、制作古琴……这些技艺曾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然而随着生活的现代化和农民进城,它们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近日它们却走进京城,成为展览上的主角。 据埃菲社报道,在北京农展馆近日举办的这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令人眼前一亮,它不仅像其他文化展览那样展出各种独具特色的工艺作品,还有各项技艺传承人现场向参观者展示如何手工织布、制...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织锦传习所 云南建水紫陶生产作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生存智慧,乃至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中国非遗保护严格贯彻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存续状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了以下几种保护...
本报讯 记者温龚锋、通讯员李勇辉报道:东莞市尝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模式。本月18日晚上,38项东莞市“非遗”项目在石排公园集中向市民展示,同时由“非遗”项目编成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艺晚会在明清古村塘尾举行,引来当地村民极大关注。据悉,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考虑,尝试用产业化的方式来抢救部分有潜力的“...
我市首次出台保护“非遗”规范性文件 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学徒可获补助 【本报讯】(记者 李舒瑜)为有效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从今天起,经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学徒可获得文化行政部门一定的传承补助。 新一期政府公报公布的《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和《深...
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正忙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怎样的挑战?周和平的回答快人快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社会变迁、财力有限、人才不足等多方面挑战,我觉得最突出的还是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他表示,资金可以筹集,人才可以培养,因缺乏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而造成人为破坏却不自知,这是文化遗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